行业资讯
半岛官方网站化纤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端论坛在江苏昆山举行
半岛官方网站化纤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端论坛在江苏昆山举行3月10日,“纤维革新绿动未来——化纤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端论坛”在江苏昆山举行。本次活动由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指导,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基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加速纤维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共谋化纤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欧洲科学院院士陈德,通用技术新材总经理、中纺院董事长姜俊华,通用技术集团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总经理刘海舟,昆山市周市镇党委吴卓慧,世名科技董事长陆勇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论坛。来自高等院校、化纤企业及纺织产业链相关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姜俊华主持。
“纺织行业新质生产力正不断催生新材料、新制造、新组织、新场景,化纤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的源头和关键支撑,其创新发展直接决定了整个行业的高度与韧性。”端小平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市场优势、“双碳”目标牵引及政策支持为行业升级注入动能,但仍面临众多挑战。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待启这个重要节点,全行业需要围绕四大战略维度构建发展新优势: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推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四是强化纤维品牌建设,以品牌优势赢得市场。
近年来通用技术集团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推进科研与产业、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新材料领域的科研和产业拓展。刘海舟在致辞中指出,通用技术新材料板块研发体系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科研赋能产业的发展水平持续增强,涌现出一批前沿性、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纤维新材料产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未来,通用技术集团将持之以恒支持中纺院和行业伙伴协同发展:一是坚定支持行业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所需;二是大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三是支持科研资源的优化和模式的升级;四是积极支持做强产业生态,坚持开放创新。
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勇表示,纤维材料的革新不仅关乎产业升级,更承载着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世名科技已经扎根昆山20余年,在纺织纤维领域以原液着色技术为核心,瞄准高端应用,强化产学研合作,着力产业化推进,推动化纤产业向绿色、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成为连接材料研发与终端应用的重要枢纽,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应用的闭环。同时世名科技以“创新技术,成就未来”为使命,在绿色纤维领域与产业链伙伴携手突破关键技术,推动国产化、低碳化进程。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与行业同仁的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主旨报告环节,朱美芳以《高分子纤维材料的高性能化功能化》为题作报告。她从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等方面分析了纤维材料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实现路径。如今,基于纤维的全场景应用已覆盖民生基础(衣、食、住、行)与战略新兴领域(用、医、智),纤维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支撑作用。报告重点分享了聚苯硫醚超细纤维及其结构复合材料,以及有机无机复合双网络构筑强韧耐火气凝胶纤维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人工智能AI辅助聚合物开发势在必行。东华大合清华大学开发的国内首个纤维知识大模型——中国纤贝(AlphaFiber 1.0)已正式发布,将为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陈德在《化纤行业双碳驱动绿色转型》的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欧盟推动绿色转型的核心政策,为我国化纤行业带来诸多启示。他指出,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循环经济与低碳技术的研发,这些举措为化纤行业的转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化纤行业应紧密围绕绿色低碳技术需求,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充分利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加快产业升级与创新步伐,从而突破转型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未来,化纤行业将朝着循环经济和生物基材料方向大步迈进,重点推进再生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以及生物可降解纤维等的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论坛重点发布的“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和“Lyocell长丝高效制备及产业化技术开发”两项核心技术成果是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成果。
“原位聚合法是先将颜料超细化分散在聚酯单体中,然后在超细颜料表面原位聚合生成高分子量聚酯。与色母粒着色技术相比,采用该项目技术生产原液着色聚酯纤维,每吨生产能耗折合标准煤减少超过12公斤,可显著降低碳排放。”通用技术中纺院正高级工程师邱志成介绍,项目开发了高品质原位聚合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大容量制备关键技术及装备,建成了全球首台套10万吨/年生产线,提升了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的品质,有助于提高原液着色对传统染色的替代比例、减少纺织印染污染。具有突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特点,通过工程推广,预计可形成百万吨产能,将显著提升我国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实现技术“领跑”。
通用技术中纺院副总经理崔桂新在题为《Lyocell长丝高效制备及产业化技术开发》的报告中介绍,Lyocell纤维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纤维。Lyocell长丝具有绿色可持续、高质高档、竞争力强、需求不断提升等优势,高度契合国家政策与行业趋势,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及生态效益。长期以来,Lyocell长丝面临着多项产业化难题,通用技术中纺院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实现了国内首家300m/min全流程稳定制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化的全体系创新。Lyocell长丝在服装、家纺领域可满足对纯天然、高品质的优感生活的迫切需求,Lyocell工业丝凭借其高强度、耐热性、耐久性等优势,有望成为交通运输和工业制造领域的生物基理想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成本控制、利润空间、产业转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通过度思维碰撞,共同探索和开拓产业新机遇。
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点,更是实现“双碳”目标、引领全球纺织产业链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姜俊华在总结发言中代表活动主办方表示,作为纤维材料领域的“国家队”,通用技术新材和中纺院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生物基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为支撑,与行业同仁携手共筑技术高地,持续攻关纤维材料领域“卡脖子”难题,推动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和“从1到100”的技术创新;携手共建绿色生态,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低碳循环的产业链闭环;携手勇担时代使命,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绘就化纤行业绿色发展的锦绣未来。
与会代表一行还参观走访了世名科技,通过现场交流和观摩深入了解企业的实践经验,凝聚合作共识,深化合作意向。
本次论坛不仅是前沿技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凝聚行业发展共识的高端对话平台。化纤行业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以绿色发展为墨,绘制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新质生产力答卷。未来,随着更多“好技术”“好产品”落地生根,将推动中国化纤行业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为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目前半岛官网,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推荐新闻
- 从“一块布”到“一个家”总共分几步?听四2025-04-26
- 半岛官方网站化纤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端论2025-04-26
- 罗莱生活携手中棉所荣获2025-04-26
- 水星家纺 (603365)2025-04-26
- 半岛登录入口2025年羽绒被行业市场现状2025-04-26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80-2634-9308
公司传真: +20-875-3497
电子邮箱: bandaosports@psjy100.com
公司地址: 广州市半岛·(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