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bandaosports@psjy100.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半岛 > 半岛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半岛618买什么丨社会学新书特惠指南

  半岛618买什么丨社会学新书特惠指南本书讲述了十二位中国女性的健身故事,在“自我、身体与运动”、“生活、身体与运动”和“孕育、身体与运动”三个主题下,从女性视角、微观的社会互动、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主观感受层面,描绘了女性真实、鲜活的健身图景,讨论了节食、减肥、身材管理、孕期保健、产后恢复、广场舞、健身社交、身体刻板印象等热议话题,挖掘了健身文化对女性个体生活规划、自我认同和文化审美的影响,反映了当今我国女性身体与生活的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成,为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提供了具象素材和理论视角。

  本书将对新生代农民工婚恋问题的讨论置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现代因素与传统因素的交织和互动、发展主义与伦理主义视野下的行为方式变革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的建构与婚恋伦理的重塑,都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婚恋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空间变革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案例和经验材料,对于推动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更新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书在梳理城市社会学和空间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以什刹海40多年来发展和变迁的经验为案例,翔实地呈现了城市空间变革的机制和力量,对于总结中国城市发展和空间变革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界对于庶民养育学一般有三种定位:一种是源自卢梭的乌托邦式或田园牧歌式的浪漫化理解,另一种是人类学视野中内生的地方性文化深层结构或“小传统”,还有一种是条块分割的阶层教育学的类型化阐释。这些研究都未能很好地呈现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真实而复杂的庶民生活和养育逻辑。

  本书以山东省泰县鲍村安氏家族为个案,采用口述史和民族志的方法,梳理了安氏家族100年来(1918-2018),在传统农耕时期、集体化时期和市场经济时代五代人的养育实践和个人成长史,意图借助社会变迁过程中庶民家族养育实践的深描,揭示庶民养育文化的深层结构。

  家庭教育是当下的社会热点,教育投入则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伴随愈演愈烈的育儿竞争,家庭教育投入似乎正在成为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处于不同社会位置的家庭借助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在教育场域中为子女竞争资源与机会。不同家庭之间的教育投入“鸿沟”不断扩大,其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也在加剧。本书采用教育过程视角半岛综合体育,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力图揭示当前家庭教育投入的全貌和影响链条。

  本书以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广泛存在的应试体制为研究内容,深入考察这一体制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在实践中的运行机制。应试体制的出现一方面与激烈的教育竞争及相应的社会分层秩序、教育体系的变迁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考的“统一性”有内在关联。本书以一个地区的教育系统为例,深入分析并呈现了围绕统一高考而形成的系统化的应试体制,即政府和学校以升学率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及经济激励,以学科和考点为基础的知识、教师和学生的分类过程,严格、精确、高效的时间管理以及师生高强度的应试规训。应试体制与统一高考相互强化,成为目前中国高考改革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弱化高考的“统一”面向、放权于高校是消解应试体制的可能出路。

  本书以潮镇的家纺产业为例,分析了潮镇的特殊工业化历程和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实践样态。潮镇的工业化离不开一种源于乡土社会的“自下而上”的发展动力,在这个动力的驱使下,我国乡村工业经历了不断的演化,在不同区域都呈现极强的韧性和活力。本书还吸纳了与潮镇形成呼应的三个典型案例——浙江省L市的来料加工、石家庄市域的乡村产业体系以及安徽省金寨县的特色农业。基于对四个地区的考察,本书认为城乡融合的乡村产业是扎根于特定社会基础的结果,乡村社会除了给乡村产业提供特定生产要素外,乡村社会中的具体关系和交往心态往往也是发展乡村产业的关键。

  从整个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和福柯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发展方向。二者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在表现出不同特性的同时也呈现某种特别的联系。无论是在对现代性的历史分析中显露出的不同历史取向,还是在对权力的批判中展现出的研究场域差异,抑或是在对异化现象的剖析中做出的对现代性症结的不同判断,马克思和福柯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很难以一种纯粹的单向度的直接性判断作为定论,而是呈现一种交错的复杂性关系网络。

  本书收录了作者1994~2013年人口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论文。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人口转变,从时空视野描述比较了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以及学界对人口数量与结构关系的争论和作者的相关思考;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人口政策实施结果及作者的反思,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口作为基础变量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证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中国行政学学科的范式已逐渐形成,但中国行政学学科史的研究却先天不足。本书基于大量史料,溯源了中国近代早期行政学知识传入的主要渠道和行政学知识系统化的路径,从内务行政(包括行政、卫生行政和教育行政)、市政学、省县改革和乡村建设、人事行政、机关管理、行政效率、行政学基础理论、行政学相关学术团体和阵地等方面,系统爬梳了1840-1949年间行政学学者的教研活动及其论著,勾描了中国近代行政学教研的大致轮廓。

  本书以史料发现为依凭,一切结论产生于调研之后。本书对部分行政学概念、原理、法则等进行了正本清源,为全面考察中国近代行政学史提供了充分的史料基础和线索。

  中原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性的重大变革,在这个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如何珍藏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美德,成为一个十分迫切而重大的时代课题。本套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中原地区传统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境况,可以为今后深入开展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奠定必要的史料基础。本套书共5卷,分别为:《农博释读》《中原农事》《村镇民居》《民间工匠》《旧事拾遗》。

  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既不能被笼统地归结为“舶来品”,也不是纯粹的“土特产”。志愿包含了以仁爱为基底的思想和行动,这在我国由来已久。近代以来,发源于西方的志愿理念讲求效率,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慈善、互助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迅速发展,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公共责任。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在本土和国际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何去何从?本书基于青年支教的志愿过程,给出了探索性的解答。

  费孝通晚年在学术反思中提出了“社会学的人文性”这一议题,强调社会学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本书从口述史与社会记忆视角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特征,并提出“关系型记忆”和“义务型记忆”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结构性特征。可以说,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对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的人文性”议题的回应,对学科建设具有独特的价值。而这方面的知识探索也是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让人安所遂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也是社会学人文转向的意义所在。

  《清华社会学评论》是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自2000年创刊以来,始终以“面对中国社会真问题,关注转型期实践逻辑,推动本土化理论研究”为宗旨,刊发了许多在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清华社会学评论》开始以热点主题的形式组稿出版,以独到的视角、精辟的论述,掀起了学界对“面向社会转型的民族志”“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治理与社区建设”“历史社会学”“劳工社会学”“科技与社会”等问题的讨论热潮,搭建起一个交流共进的学术平台。本集刊先后获得2017、2019、2020年度全国优秀学术集刊奖。在201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本集刊全文转载率位列“社会学学科期刊”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不但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短缺,住房资产也成为家庭的核心资产。但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住房不平等也成为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本期以住房不平等为主题,在影响住房选择的社会因素、住房与家庭关系、社会阶层与住房、住房政策及其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180-2634-9308

公司传真: +20-875-3497

电子邮箱: bandaosports@psjy100.com

公司地址: 广州市半岛·(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